我以為我會爆笑,但《哲仁王後》從第一集到劇終,都未能讓我笑一回。
《哲仁王後》不在我觀劇名單中,然而在同事的臉書上看到推薦影片,才知是《太子妃升職記》的翻拍,便插隊先看了,希望自己可以找到爆笑的管道,但結果是殘酷的,未能暢笑之餘,還看出許多問號,我到底看了什麽?
首先,這是《太子妃升職記》的翻拍,未看劇前就已認定故事情節肯定被大幅改動,所以是抱著全新的故事入劇的,只是邊看邊不禁回憶起那部我覺得胡鬧得有趣的《太子妃升職記》,也不知不覺會將兩部劇作比較。
論製作,《哲仁王後》將《太子妃升職記》拋得老遠。《太子妃升職記》劇組一直喊窮,處處看到為省錢而作的痕跡,尤其是服裝,那可是大開我的眼界,為省布料,小太監可以有上沒下、嬪妃可以穿無袖裝,真讓我嘆服導演的想像力。然而,《太子妃升職記》的“貧瘠”、“殘缺”卻讓我覺得比《哲仁王後》裏的宮裝華服華麗多了,這就是擅用顏色的效果,而且平心而論,中國古代的宮裝華服,無論漢服還是旗裝,任何一個朝代的,都非朝鮮所能比擬的,到底誰才是“貧瘠”,歷史早已說明白了。
論故事,《太子妃升職記》將自己定位於歷史架空劇,所以要怎麽天馬行空、如何胡鬧,都沒有負擔,專註於讓人爆笑的情節上便是,而觀眾也因此沒負擔地狂笑,什麽宮鬥、燒腦權爭,通通被胡鬧佔去了。而《哲仁王後》的背景是朝鮮哲宗時代,先天上就背負了歷史枷鎖,想胡鬧,不能越過歷史;想權鬥,三五幾人耍嘴皮子,真想踢那些編劇去看《雍正王朝》,看看真正的權鬥殘酷;想宮鬥,兩個老妃子加兩個年輕妃子,除了吃吃喝喝,玩玩嚇人箭術及神符魘鎮,還真沒看到有啥讓人發毛的後宮女人手段,看著那些自以為有深仇大恨、扭曲著嘴臉說話的後宮女,感覺真無聊,讓我恨不得重看《金枝欲孽》或《甄嬛傳》。
雖然《哲仁王後》的故事脈絡很多時候讓我看得莫名其妙,主線抓不好,還愛搞些有得沒得的副線,例如崔尚宮與待令熟手、洪燕與洪別監、金煥的“三角暗戀”,可我還是抱著“不到最後一分鐘不能定論”的心態看下去,因為猜測編劇在開頭開得這麽大的歷史線要如何收尾,想要驗證我給予的解決方案──平行世界──既改變了歷史,未來也就改變了。
然而,我還是高估了編劇的想像,他們只會大膽地抄小說的形,大改動為自以為是的有趣,又想抓住趁機推廣朝鮮文化的橋段,卻最終未能拋開歷史的枷鎖,龜縮在自己熟悉思考模式,以為只要推出愛情線,親親粉紅情節就能讓觀眾買單了。
為此,我對中國禁穿越劇有了另一個認識──歷史不容胡鬧,歷史人物不容後人褻瀆,可以容忍小幅度的野史製作,但歷史脈絡還是得還原。而對於喜愛古裝劇的市場,中國小說與影視劇另辟途徑,促進歷史架空產品的衍生,這樣既能拋開歷史負擔,又能滿足市場的需求。
其實,我不愛看韓古裝劇,因為往往忍受不住想罵人。他們愛往自己臉上貼金,我懂,但經常堂而皇之地彰顯他們在歷史中的地位,用著漢字、過著被中華文化影響的德智生活,卻反過來鄙夷中國,而且專門編造一些似是而非,不盡不實的“歷史”,例如《哲仁王後》裏有一段,反派外戚金左根說,英國給朝鮮貢獻了一把步槍,我就忍不住翻白眼,那年代的清朝與日本正受到西方列強入侵的威脅,東亞區的朝鮮豈能倖免,獨讓英國奉為上賓,還貢獻了步槍?
真實的歷史是,朝鮮的王與王後及世子,都需要東亞大陸的中國當權朝代冊封才算過了明路,才能奉為正統。他們是選擇性遺忘歷史還是根本接收了錯誤的歷史教育?猶記得曾到日本出差時,團隊裏有來自亞洲區的幾個國家,來自韓國的隊友最愛抓住其他團員說團員國家的歷史,而我被抓的次數最多,除了因為可以談中國歷史,也能談馬來西亞的。可是我與其他團員都對他敬而遠之,私底下交流時,都搖頭說:是,他懂很多國家的歷史,但他說的歷史事跡都是錯誤的!
我並不是要散播仇恨,只是覺得不吐不快。看了多年的韓劇,韓古裝劇的這些“貼金”毛病越來越嚴重,也喜歡“霸佔”中國的文化,若有一天他們宣稱漢字是他們發明的,只是不得不讓中國人佔去用了,我也不覺得奇怪,但若真有這麽一天,我們這些靠漢字維系華人身分、文化的海外華人要如何自處?
因此,我寧可去看中國的歷史架空胡鬧劇,也決不會讓自己陷入韓編劇的歷史陷阱中,去認同他們構造出來的虛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