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只看过《沉默的羔羊》,电影亦然,看它的前传《少年汉尼拔》只有一个原因,男主长得好看啊!好看到什么程度呢?应该是大多数人忍不住咽口水想扑上去的地步。记得电影里督察对巩俐扮演的紫夫人说的:"看好你的小毒蛇。"
      男主本身也如同一条结合了眼镜蛇的妖娆优雅和绿锦蛇的沉静骄傲的漂亮小家伙,哪怕他的变态和残忍无法掩饰,大多数人也不得不承认他可真是迷人极了。
        而且我相当喜欢这部片子男主加斯帕德·尤利尔的演技,虽然肯定比不上老年汉尼拔扮演者安东尼·霍普金斯的非人类发挥(在我眼中他可以称之为不可超越的荧幕经典,沉默的羔羊里他只有短短十几分钟的片段,但看完电影之后,我的脑子里只有他、只有他,这tmd才是真·凶残·变态,那些只会砍几刀弄得血呼啦的连环杀手简直就像是小宝宝的存在,如果是作为受害人我宁愿遇到野牛比尔、红龙,也绝不愿意遇到汉尼拔,好歹前者我死的时候还能轻松些)。而尤利尔塑造的少年汉尼拔更多地带着一种病态的美丽,他的身上即蕴藏着贵族式的优雅也有着对杀戮的隐忍渴望。这令那双眼眸看起来邪气凛然,而对男人来讲过于红艳的嘴唇使他无论什么时候看起来都令人垂涎。就像我之前说得,他非常漂亮,而且是可以接近的漂亮,连那尚有些青涩稚嫩的凶残都显得格外诱惑。
       同样地,还有声音,低沉、冷静、滑腻而性感,不是音控的我有种把他录下来伴着安眠的冲动。它听起来像毒蛇的信子、夹着雪的风、雨水淋湿的冷冰冰的皮肤,我很难用语言去形容,但非常特别。可以说不论剧情, 加斯帕德·尤利尔真的是我心中那个出生贵族家庭,优雅恶毒的食人医生少年时期的完美想象,彼此间拥有如出一辙的女王气质。
        但或许是有珠玉在前,所以在看少年汉尼拔的剧情时,以观众角度来讲我认为稍显薄弱,虽然它确实挺好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介绍汉尼拔这个人物是怎么走上吃人这条"康庄大道"的,但有些地方挖掘得感觉不够深刻。
        谈到这点,我们要提到大家比较熟悉的影史上两大连环杀手,汉尼拔和竖锯(电锯杀人狂的大boss,海报上非常帅)。这两位身上都带有一种哲学气质,他们冷静、聪慧、将杀戮看做一种艺术甚至是拯救行为。哪怕在我们正常人眼里这种行为是残忍和有病的,恩,他们也确实都是精神病。但在这两人眼里,杀人取肉和杀鸡吃鸡大腿并没有区别,玩杀人游戏和父母惩罚不乖的孩子也是没有区别的。很怪不是么,但疯子的逻辑谁能够理解,我们眼里疯子就是疯子,因为他们的行为是不正常的,但谁能保证疯子的眼里我们就不是疯子呢。
      因此电影《少年汉尼拔》主人公的妹妹被吃、孤儿院生活、逃跑流离、婶婶收养和神秘东方文化影响、复仇变态到吃人的经历,放在大多数杀人狂身上是行得通的,但放在医生身上,还不够格。这些看起来面面俱到的剧情,每一样却都不够深刻,浅尝辄止。
        紫夫人在电影里本应起到带领和引导作用,可显而易见导演更喜欢把她作为花瓶和柔弱的被拯救者。而对最重要的文化的挖掘也只简单停留在杀戮的力量和野蛮上,可无论小说里还是电影里,医生都是高高在上、自负骄傲的,在他眼中,人不过是待宰的羔羊,因此骨子里对其就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轻蔑感。他可以吃掉没有礼貌的少年,却又能抱着因此哀哭的母亲表达宽慰和怜悯,这两样感情同样真挚,因为他在精神上就把这看成是理所应当的事。因此尽管少年汉尼拔里有同样出彩的情感展现,但是仅仅触到皮毛便不在深入,把观众的胃口高高吊起,但未等满足就偃旗息鼓,着实难受。
        此外,这个电影的叙事顺序也是让我不太喜欢的一点,虽然有人说导演在这部影片展现了插叙片段和闪回的高明设计,但可能是我在这方面了解的不够深入,我得说看得时候感觉很散乱,没重点。
        我们用《沉默的羔羊》来举一下例子,还有别说我拿经典欺负小孩,沉默的杰出毋庸置疑,但是在剪辑和架构它真的谈不上好到夸张。而且考虑当时(1991)的技术限制和电影审美水平,以现在的角度来看沉默的羔羊在改编程度上也就是恰好契合原著,说它超凡脱俗真有点过了。至于"你比评委厉害啊"之类的评论我只能说,我是比不上评委,但咱别太迷信奥斯卡行么?这奖项说白了就是好莱坞的商业运作游戏,得奖的作品质量是肯定不低的,但不代表没得奖的作品拍的就比得奖的差,奥斯卡的评选上导演的年龄、资历、甚至当时的社会环境都是影响因素之一,它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公平纯洁神圣。好吧我又跑偏了,来咱们继续分析。
       《沉默的羔羊》特别好的一点就是它真的很容易看懂,并不是电影的内涵或者台词容易看懂,而是故事线,简单、直接、干脆。
        第一条:汉尼拔——史达琳线,—主线
        上司杰克作为引子,使探员史达琳和汉尼拔接触,揭露女主的童年、塑造食人医生的形象,而精神病院长奇尔顿起到穿针引线作用,给汉尼拔的逃脱和悬念做铺垫。
        第二条:野牛比尔——史达琳调查线——副线
        作为整个电影的起因,支持主线,衬托汉尼拔的精明狡诈、愚弄人心,同时主要塑造女主的形象。有意思的是,影片中涉及的性别偏见在女主调查中时刻可见,令其原本的性格特征,比如勇敢坚韧,显得更加鲜明和有张力。
        第三条:设置的恰到好处的高潮和富有悬念的结局,观众情绪到位,整个故事也达成了一个漂亮的收尾。
        剩下的就是一些零零散散的小支线,我们暂且不表。这就是我说这部片很容易看的原因,想看深意的能看到深意,单纯想看故事的也能轻松看到个好故事,完全称得上是不同审美层次皆宜的一部电影。总结来说,我认为沉默的羔羊能影史留名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演员对角色的塑造,野牛比尔也许还能找到(这变态相当带感),但安东尼扮演的医生可能百年都找不到第二个。以前我一直对某某演员塑造了一个角色后其他人就再难超越的话嗤之以鼻,但看到羔羊医生我得说,这话某些时候还挺对的。
        之后接着讲《少年汉尼拔》,如果说《沉默的羔羊》是一条主次分明,构造严谨的老牌珠宝世家用稀世珍宝打造的女王项链,那么《少年汉尼拔》大概就是迷恋新锐设计师的年轻公主一时头脑冲动下的错误选择。
        导演也许这样想着,既然材质上无法超越了,那么我就采用更复杂的结构(叙事),更多不同种类的宝石(线索和异域风情),力求闪瞎你的眼。虽说创意部分有些确实挺棒的,比如那个童谣。但显然电影的基本功不到家,结构散了、线索乱了,看得时候略费劲不说,高潮设得也不好,结尾和之前比没有压倒性的震撼感,有种过去了就过去了的感觉。
        而且说实在的,这部片的导演与其贪心的什么都想要,每样都想加,不如把磨叽的都砍了或者缩短,直接用几句话、几个短片段解决,再把该突出的努力展现出来,可能影片的质量会更上一层楼。
        最后我想说的是,实际上我想的原稿和现在写的相比快偏出南天门了,写作真是世界上最混蛋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