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民是中華禮儀的傳承者、發揚者,因此對禮貌特別重視——常常是對待別人特別彬彬有禮,從古代所用的敬辭就可見一斑。
         可這禮儀僅僅是面上的尊重,並不能說明一個人,一個中國公民的為人如何,譬如我們常聽說的"笑面虎",″偽君子"之類的名詞,就是在形容某一類,外表溫和實則內心虛偽,表裏不一的人。這些詞是古已有之的,那就不得不讓我們猜測:部分中國公民的虛偽已成傳統(這裏稍作避嫌,改為″部分"了)。
       《論教養》裏說,一個人在家打罵妻子,在外為他人讓路(大概的意思),這樣的人絕不能稱得上是″有教養″。而我們中國,把教養與禮儀歸為一類事物,那由此觀之,我國部分公民是沒有完全的教養與禮儀的。他們行的是表面功夫,為了「他家」的誇揚——「他是個有禮貌的人。」而面對自家人便脫去文明有禮之外皮,原形畢露了——「我今天在外遭了罪,你是出氣簡。」——好似雄兔的草被搶了去,便搶雌免的草,然而無論怎樣都是自家人打自家人,對於人際關系是極為不利的。
         原來,我們真如魯迅先生所說:″……怯者憤怒,抽刃向更弱者。"我們向來得罪不起″他家人",只敢得罪"自家人"。雖說是「事不關已」,″莫管他人瓦上霜″,教我們別去管別人,他家的事,但是這不代表自家的人,就是自家的家產,自家的生物,而絕非擁有獨立人格的人。這也罷,古已有之嘛,當年宋朝皇室面對金人兵臨城下,宮中不也是鬧得沸沸揚揚,到了金人面前就唯唯諾諾,拱手行禮,曰「華夏禮儀」了嗎?
        但是,談及古人,我們常常歌頌的是為人正直有擔當,做事認真、公平公正的賢人。因此,如此表裏不一,以欺愛己者而善良者為常態的部分人,是既奇怪又自私的精神畸形人。這奇怪,奇怪於不敢得罪他人,反搞窩裏鬥;這自私,是為了一時出氣之快,欺壓自家人。有愛人的勇氣,而沒有惡人的勇氣;有欺負自家人的底氣,而沒有反抗他家人壓迫的底氣,逆來順他家的受,著實是精神畸形人。
         ″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倘若是勇者,絕非懦夫,受製於人時就應明話明說,而不是為一時快意傷害至親之人。窩裏鬥的本質是無能者的宣泄,他們受窘而沒有反製的能力,便另尋無力者作為宣泄對象:如某官辦事不力,遭了上司的責罰,便去找下屬撒氣,可是根本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卻不敢擔責,這就是無能。假如是他家人,故意牽絆、刁難你,是個正人君子就應該挑明話頭,表決立場,而不是一味受氣,逆來順受。畢竟,君子行事坦蕩蕩,精神畸形人則一方面敢於生氣,一方面卻不敢反抗。
         為了禮貌,文明有禮之類托辭,常掛在口上,說明此人是個君子,然而背地裏不敢得罪他家人,卻敢欺愛已而善良者,這就說不上是君子,而是虛偽,所謂無能又愛面子者。
        願此後,窩裏鬥這類欺善怕惡,人吃人性質的事,能大大改變。